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橋頭鎮小煤洞村,千畝馬鈴薯迎來收獲時節!搶抓晴好天氣,利用“機械+人工”方式,村民們紛紛搶收地里的“寶貝疙瘩”,山間農田呈現一派喜人的豐收好風景。
人來人往,馬達轟鳴。農機正在進行機械化作業,沿著地壟直線駛過,一顆顆外觀飽滿、色澤鮮亮、個頭勻稱的馬鈴薯從地里翻滾而出,夾帶著泥土的芬芳鋪滿田間地壟,為枯燥的土地點綴了新的顏色。
村民們彎著腰緊跟其后、快速拾起,將馬鈴薯上多余的泥土擦去,按照大小和品質將馬鈴薯分類裝袋、裝車。一袋袋、一車車的馬鈴薯映襯著村民們開心的笑容,豐收的喜悅像層層波浪奔涌。
經過多年的種植,合作社積累了較豐富的馬鈴薯種植經驗,長出的馬鈴薯口感獨特、品質好、形狀佳,深受廣州、成都、云南等地市場的青睞,不僅有老客戶年年續單,今年還吸引了好多新客戶前來選購。
一年好景,莫過于“豐收”最撫人心。黃萬珠和村民們在忙活的同時,心里美滋滋地打著更大的“豐收”算盤——提高馬鈴薯高質高產生產能力,積極引進優質高產馬鈴薯品種,為周邊村及村民提供優質種薯,讓致富“薯光”年年綻放。
數日的陰雨連綿,終于在馬鈴薯收獲時迎來了好天氣。
太陽還在山腰,大通縣橋頭鎮小煤洞村村后山間的田地里已熱鬧起來,村民們換上舒適耐臟的衣服,戴上遮陽帽、手套,開始一天的勞作。
進入馬鈴薯收獲時節以來,小煤洞村的千畝馬鈴薯地里熱火朝天,村民們搶抓晴好天氣,利用“機械+人工”的方式,紛紛搶收地里的“寶貝疙瘩”,山間農田呈現一派喜人豐收景象。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澎湃新聞,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