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村萬民馬鈴薯專業合作社極量創新公關田里呈現一片繁忙熱鬧景象,昭通市農業科學院、魯甸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人員正科學有序地開展馬鈴薯測產工作,參與測產的多個馬鈴薯新品種均高于預期產量。
魯甸萬民馬鈴薯種植有限公司總經理符燊介紹說,好的馬鈴薯品種不僅受企業歡迎,老百姓同樣喜歡。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魯甸縣科技特派團自主選育的“滇薯47”“滇薯1418”2個品種在種植基地里實現平均畝產量和畝產值“雙過萬”(即產量超過1萬斤、產值超過1萬元),發揮了科技助農增收、助企增效的支撐引領作用。
近年來,魯甸縣高度重視馬鈴薯產業發展,把馬鈴薯作為鞏固農民持續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之一,多次邀請專家團隊指導馬鈴薯產業發展工作,大力培育魯甸本土專家、技術人才,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把脈開方”,提供技術指導,“零距離”服務農業生產。在國家和省、市相關項目支持下,引進了新品種20余個進行適應性種植,聯合種植大戶和加工企業,努力構建“薯農+種植合作社+基地+加工企業”的全產業鏈幫扶模式,促進產業發展,切實讓種植企業和農戶從馬鈴薯種植中獲得了較好的收益,提振農戶種植馬鈴薯發展產業的信心。
魯甸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人介紹說,魯甸縣作為馬鈴薯種植主產區,新品種的成功引進種植為魯甸縣馬鈴薯種業發展及加工企業品種需求奠定了品種儲備基礎,引進篩選優質多抗馬鈴薯新品種,研發集成馬鈴薯晚疫病精準防控、高產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等技術,目的就是為了總結出成功經驗,從種、管、收全程提供技術指導服務,讓科技賦能、龍頭帶動、提質增量,助力鄉村振興,推動魯甸馬鈴薯產業健康發展、穩步推進。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人民論壇網,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