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鈴薯網(www.lab-designltd.com)獲悉,四川省自貢市馬鈴薯常年播種面積3.5萬畝,預計2019年產量7萬噸,產值1.68億元,共吸納1.5萬農村勞動力,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點產業之一。
榮縣鼎新鎮是蔬菜重鎮,稻菜輪作或者連作,都選擇水肥條件最好的田里。而大片的旱地砂質土因種不好油菜、花菜、茄果類蔬菜,小麥產量低價格也不好,還被雀兒爭食,逐漸被棄種,砂質土由此撂荒嚴重。十年前,鼎新鎮的李雙懷還在做農資和蔬菜生意,無意中從農戶那里獲悉,在砂土里種的秋季馬鈴薯,錯季上市價格很好,只是品種沒選好,產量低。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馬鈴薯專家李洪浩對此解釋說,土壤可以分為砂質土、黏質土、壤土三種類型。土豆、紅薯等更青睞疏松的土壤。彼之砒霜,我之蜜糖,關鍵要看產業有沒有選對,既然馬鈴薯“偏愛”砂土,氣候又正好,那么一定有搞頭。自此李雙懷開始嘗試種馬鈴薯。種薯非常重要。要選脫毒種薯,還要選擇生育期較短的。第一年“沒對路”,結果就遭了霜凍。“川南‘無霜期短’是相對的,品種仍要具有一定抗逆性。”李雙懷總結道。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反季馬鈴薯一路暢銷。北方和四川三州地區的馬鈴薯都是上半年播種,春節吃到的都是老土豆了,有些存儲不好就發芽了。而自貢的反季馬鈴薯生長期僅三個月,可在春節新鮮上市。平均畝產4000斤,收購價1.2元/斤,每畝刨除一千多元的成本,畝均純收益近4000元。
目前,李雙懷正在探索通過機械化降低人工成本。自貢市農業農村局農技站研究員范昭能介紹,主要受丘區地形限制,坎高、地塊小而分散,目前推廣的多是小型機械如微耕機等。此外也有機械本身不適應的問題。李雙懷介紹,山東等北方土豆幾乎100%是大土豆,用機器收獲沒問題。而反季馬鈴薯有10%的小土豆,雖然占比小,但適合燒烤等,每斤收購價還要高出四五角。機器收挖小土豆就不合適,會漏挖或者損傷,于是干脆不用機械。“想找人改造機器,但用戶少,人家不一定愿意做。”李雙懷說,另外砂土地人工挖也沒有那么費勁。
另外緊要的一個問題是種薯的供給,需要保質、保量。“由于脫毒種薯價格每斤高6角左右,有些村民還是用一般種薯,今年出苗率和健康率都不是很好。”李雙懷說,他從2017年在貴州畢節召開的全國馬鈴薯大會上獲悉“希森3號”表現不錯,這兩年都是在萬源縣一個種薯基地拿貨,那邊的一級種薯收獲2-3月后,休眠期結束,剛好拿來種。在推廣上,李雙懷認為,用效果來說話,這樣最有說服力。此外要密切關注新的品種積累和本地適應性試驗,為產業發展提供持續不斷的品種支持。范昭能介紹,下一步將爭取實現優良品種覆蓋率100%,優質脫毒種薯覆蓋率100%;通過1個馬鈴薯機藝融合試驗區,3個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示范區,推廣機械化;逐漸培育“高粱+馬鈴薯”“花生+馬鈴薯”等高質高效糧經復合種植模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碓矗核拇ㄞr村日報)【原標題:反季馬鈴薯 讓砂土地變“聚寶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