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2月22日,國內馬鈴薯產業協作高端論壇暨區域馬鈴薯指數發布會在北京舉辦。當前,我國馬鈴薯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形成了“南來北往”的產業協作格局。京津冀地區的種植規模及技術水平領先全國,將在河北圍場規劃建設馬鈴薯數字交易中心。
馬鈴薯是全球第四大主糧,也是我國重要的糧菜兩用作物,我國馬鈴薯生產規模常年居世界首位。目前,馬鈴薯已形成河北圍場和貴州威寧的“一南一北”兩個主產縣,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在京津冀地區,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是馬鈴薯產銷大縣。據圍場縣委副書記張立峰介紹,該縣馬鈴薯年均種植面積70余萬畝,占河北省播種馬鈴薯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占全國的百分之一,平均畝單產量2.3噸,遠超全國平均水平。圍場縣內共有馬鈴薯組培育種、精深加工、倉儲物流等大型企業30余家,馬鈴薯倉儲能力超220萬噸,年集散能力超300萬噸,綠色低碳倉儲集散能力居全國首位。
不同于“塞北壩上”的圍場縣,地處云貴高原的威寧縣憑借生態綠色的品質優勢,讓“威寧洋芋”成為遠近聞名的地域商標,產量和質量在全國均處于一流水平,是貴州省最大的馬鈴薯種薯生產縣。該地所產馬鈴薯淀粉含量較高,非常適合作為馬鈴薯淀粉的加工原料。
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河北中心執行主任劉寧介紹了關于圍場馬鈴薯數字交易中心的建設規劃。今年10月,圍場啟動數字孿生馬鈴薯農業項目,重點打造圍場馬鈴薯數字交易中心、馬鈴薯銀行和價格指數,全面推動圍場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
活動上,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了威寧洋芋產地批發價格指數與圍場馬鈴薯倉儲物流指數,以數字成果監測產地行情,展現產業運行態勢。威寧縣、貴州省簽署跨區域馬鈴薯產業協同創新發展戰略協議,將攜手促進我國馬鈴薯行業高質量發展。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北京日報,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