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實施的云南省重大科技專項計劃項目“冬作蔬菜型馬鈴薯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示范”——“云薯108”再獲高產。
11月6日,云南省農學會組織相關專家對在巧家縣實施的抗晚疫病馬鈴薯新品種“云薯108”及配套栽培技術進行了田間評鑒。專家組通過現場勘測,選取“云薯108”面積為667.28平方米,實測總產量為5748.4公斤,去除1.5%雜質,折合畝產5659.79公斤,大中薯率90.01%。從2019年開始,“云薯108”連續5年分別在昆明市尋甸縣、昭通市大關縣和巧家縣等地測產超過每畝5.5噸。
“云薯108”是由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昭通市農業科學院和昆明云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選育的馬鈴薯新品種。該品種塊莖呈圓形,表皮光滑,黃皮黃肉,芽眼淺,大薯率高,無空心、褐斑等生理性病害,在田間表現為高抗晚疫病,因此非常適合在西南地區晚疫病嚴重的春季種植。
由于“云薯108”不僅具有抗旱和抗晚疫病的特點,還是一個高產穩產品種,在大旱之年仍然獲得了較高的產量。“云薯108”從登記到現在大約3年的時間里,年種植面積已經超過27萬畝。四川和貴州等地也開始大量種植。
抗晚疫病馬鈴薯新品種“云薯108”及配套栽培技術,有效降低了晚疫病的危害,延長了馬鈴薯生長期并獲得了高產。該品種及其配套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將提高昭通乃至西南地區大春季馬鈴薯的生產水平,增加農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云南日報,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