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目前,甘肅省定西市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300萬畝,產量達500萬噸以上,年產脫毒種薯200萬噸以上、原原種16億粒,擁有萬噸以上馬鈴薯加工龍頭企業32家。定西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
近年來,定西市按照“抓兩頭、帶中間”的思路,做強產業鏈前端的種薯繁育和后端的精深加工,穩步推進中端的標準化種植。在這種“啞鈴形”格局中,定西馬鈴薯產業越長越壯,已成為富民強市的重要支柱產業。
種薯是馬鈴薯產業的“芯片”。近年來,為提升種薯產業科技創新力、市場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定西市加強與國際馬鈴薯亞太中心、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甘肅省農科院等國內外科研院校的合作,開展馬鈴薯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和種質創新利用、馬鈴薯新品種審定登記工作。目前,全市累計收集保存馬鈴薯種質資源1500余份,累計登記馬鈴薯新品種8個。
據了解,定西市在安定區、渭源縣建成馬鈴薯脫毒基礎苗生產供應中心,應用推廣椰糠栽培、霧培技術等多項馬鈴薯原原種繁育新技術,從源頭上提升馬鈴薯品質,全市實現了馬鈴薯良種全覆蓋。
目前,定西已累計培育馬鈴薯種薯企業33家,脫毒種薯銷往內蒙古、四川、貴州等10多個省份,出口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埃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2023年,全市建成原種繁育基地12.05萬畝,一級種繁育基地114.05萬畝,已生產原原種6億多粒。
近年來,定西制定了《全市馬鈴薯標準化生產實施方案》,以種子種業、加工原料、商品薯基地建設為重點,推廣“企業建基地”“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加強良種良法的集成配套,通過統一優良品種、統一種薯消毒、統一配方施肥、統一種植模式、統一機械耕作、統一病蟲防治、統一地膜覆蓋,并推廣脫毒種薯應用、配方施肥、地膜覆蓋、間作套種、病蟲害防控、機械化生產等先進實用技術,在全市7個縣區建設馬鈴薯綠色標準化示范基地。
為優化種植布局,定西在南部高寒陰濕區,主要開展馬鈴薯主食品種種植及種薯繁殖;在中北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干旱半干旱區,主要開展高淀粉品種及其他主食專用品種高產栽培種植;在洮河、渭河、漳河流域的河谷川水區,開展優質菜用型和加工專用型馬鈴薯種植。
2023年,定西市馬鈴薯標準化種植面積達到240萬畝;同時,馬鈴薯加工企業對接合作社和種植大戶落實訂單生產,建立加工原料基地35.5萬畝。如此規模的標準化、訂單化種植,一頭連著上游的種薯產業,一頭撐起下游的馬鈴薯精深加工產業。2022年,定西市馬鈴薯全產業產值達到225億元,主產區人均馬鈴薯產業純收入達到2500元。
目前,定西市有萬噸以上馬鈴薯加工龍頭企業32家,加工能力達96萬噸,形成了精淀粉、全粉、變性淀粉、休閑食品、主食產品等馬鈴薯精深加工產業鏈,其中,定西寬粉經營主體已經達到110家,產能達到10萬噸以上。今年4月,“定西寬粉”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并在8月初正式發布區域公用品牌。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經濟日報,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