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貴州省錦屏縣敦寨鎮架寨村的農田里,挖出來的馬鈴薯鋪滿田地,村民們正來回穿梭,忙著采挖、分揀、裝袋,處處呈現出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我們合作社種植馬鈴薯105畝,目前看來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都很好,預計今年的產量能達到27萬斤左右。”錦屏縣富民馬鈴薯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龍立敏樂呵呵地展示著剛挖出來的馬鈴薯說。“我們合作社與錦屏縣農商互聯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每斤以1.2元的價格統一收購,根本不用擔心銷路的問題。”龍立敏滿臉喜悅地說。
“今年,敦寨鎮發展馬鈴薯種植 500畝,這是一個短平快的一個產業,從種植到收成只需要三個月左右,同時比起其他產業來說,1畝可以多增收1000元左右。”錦屏縣敦寨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楊宗成說,下一步,收完馬鈴薯過后,馬上就可以種植水稻了。
近年來,錦屏縣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通過“馬鈴薯+水稻”水旱輪作模式,讓“冬閑田”變“增收田”,并提高農田利用率,改善土壤肥力,進一步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天眼新聞,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