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入窖,現在進行集中篩選,明年開春出庫。”12月17日,在張北縣小二臺鎮德勝村大農公司的馬鈴薯儲藏窖里,十幾個窖口塞滿了成垛的種薯,農民劉桂榮邊勞作,邊和記者樂呵呵地說,“這些都是我們致富的‘金豆豆’。”今年,張北縣馬鈴薯種薯種植面積達8萬畝,產量20萬噸、8億多粒,占全國市場份額的四分之一。換句話說,全國每四粒種薯中,就有一粒是張北產。
張北縣地處壩上高寒區,氣候、土壤條件非常適宜繁育馬鈴薯種薯。2017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到德勝村看望慰問困難群眾,鼓勵當地干部群眾將這項富民立縣的產業做大做強。從那時起,張北便把馬鈴薯育種作為主導產業強力推進。作為全縣種薯種植的“主戰場”,小二臺鎮目前種植面積達2萬畝,產量近2億粒。“張北種薯產量占全國四分之一,小二臺鎮的產量則占了張北的四分之一。”鎮黨委書記武占文介紹道,經過幾年的努力,過去農民們賴以糊口的“溫飽薯”,早已變成了“致富薯”。
據張北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孫萬軍介紹,除本地培育的“冀張薯8號”“冀張薯12號”等品種,張北還引進推廣了“荷14”“費烏瑞它”等馬鈴薯新優品種20多個,形成了早、中、晚相結合的種植結構。
如今,全縣50萬噸種薯的倉儲能力、60萬噸的交易量和龐大的加工能力排在全國前列,每年向廣東、廣西、貴州等16個省市提供優良種薯, 年產值達7.8億多元。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河北新聞網,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