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鈴薯網(www.lab-designltd.com)訊 涼山州地處橫斷山脈核心區,72%的面積為高山地貌,自然條件極差。然而,就是在這片自然條件極差的土地上,科技發揮強力支撐作用,馬鈴薯已由過去傳統的糧食作物,轉型升級成能給當地帶來增收致富的糧經作物,馬鈴薯產業也成為了脫貧攻堅的主要產業之一。
數據統計,近年來,涼山州馬鈴薯種植面積產量逐年遞增,2019年,涼山州種植馬鈴薯239.2萬畝,占全省的五分之一以上,平均畝產達1521公斤,產量達363.8萬噸。
“原來種涼薯17、米拉等品種,大面積畝產量1500公斤-1800公斤。青薯9號大 面 積 畝 產 達 1800 公斤-2500公斤。”沈學善說,薯類創新團隊多項良種繁育技術在涼山州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中,集成創新良種脫毒快繁技術體系延長有效結薯時間18-20天,繁殖率提高15%-20%,生產成本降低50%以上。集成創新以提高種薯活力為核心的耐寒、增苗、簡化高產高效種植模式及配套技術,畝增產可達20%-60%。
布拖縣作為涼山州的馬鈴薯種植大縣,馬鈴薯種植面積常年達到21萬畝左右,已成為當地產業脫貧的重要助力。今年5月,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薯作中心三區人才項目組前往布江蜀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考察,“我們為基地提供了當地特色品種布拖烏洋芋、阿什子及省農科院作物所育成的優良品種的脫毒水培苗用于企業霧培原原種生產,旨在促進當地品種產量和品質提升,并積極引入其他新品種,加速布拖縣馬鈴薯產業發展。”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員胡建軍表示,脫毒后產量可提升30%。
進入6月,在昭覺縣城北鄉馬鈴薯高產示范基地,500多畝的馬鈴薯長勢正旺。
(來源:四川農村日報) 【原標題:打造川字號|科技支撐 涼山馬鈴薯產業轉型升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