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鈴薯網(www.lab-designltd.com)訊 “我家種的500畝馬鈴薯,不用化肥,幾年前就以牛羊糞為肥料,人工除草,產量穩定。無論是網上還是實體店,都是以高端產品銷售出去的。這不,從秋收開始到現在,我已經賣了320噸優質馬鈴薯,預計今年通過電商平臺,還能銷售600噸!”說起馬鈴薯,烏蘭察布市察右后旗一電商平臺總經理郭晨慧滔滔不絕。
當地火山灰中生長的紅色馬鈴薯“后旗紅”通過“實體+電商”模式,推向全國,并出口俄羅斯、蒙古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帶動全區30多家龍頭企業進行銷售,并吸引眾多優質商家合作。
據悉,烏蘭察布察右后旗共有20多座火山,整個地區都被厚厚的火山灰覆蓋,土壤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加之早晚溫差大、無蟲害,還有豐富的牛羊糞資源,這些都為馬鈴薯的生長提供了生態養分。為保證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察右后旗通過幾年的努力,使馬鈴薯種植全部實現脫毒種薯良種化,基本實現農藥、化肥雙施減,產量還有所增長,種植戶收入穩定,每年生產微型薯3048萬粒、原種1440萬斤。不僅如此,全旗建成20個一級種薯繁育專業村、100個二級種薯繁育專業村,基本上具備了每三年更換一次良種的能力。
該旗還與自治區農科院、烏蘭察布市農科院組建馬鈴薯技術研發團隊,并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建立“包村聯戶”工作機制和“專家+技術人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的技術服務模式,健全旗、蘇木鄉鎮、嘎查村三級農牧業技術推廣網絡,形成與馬鈴薯產業發展相配套的社會化服務體系。近3年來,全旗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36萬畝左右,占總播面積49%,年產鮮薯10億斤左右,占糧食作物總產量70%以上,農民種植業純收入的50%來自馬鈴薯產業。
(來源:正北方網)【原標題:“后旗紅”紅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