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鈴薯網(www.lab-designltd.com)獲悉,隨著馬鈴薯主食產業化開發的推進,加工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馬鈴薯主食產品開發加速,巨大的市場潛力正在被發掘,對于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帶動農民增收和改善國人食物結構將產生重大影響。
如今在不少大型超市,消費者能買到各式各樣馬鈴薯做成的主食產品。馬鈴薯主食產品在改變人們飲食習慣的同時,也在影響著馬鈴薯產業的發展。主食中馬鈴薯粉并非含量越高越好。馬鈴薯變主食,技術突破是個大問題。張泓認為,當前我國馬鈴薯產業存在產品消費渠道單一、主食化品種缺乏、加工率低、人均消費量低、產業鏈整體效益低等突出問題,開展馬鈴薯主食化加工,一端連接消費,一端連接生產,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馬鈴薯主食加工技術與裝備的研究與創新,成為實現馬鈴薯主食化的難點和關鍵。
未來還要降低低產產品加工成本。馬鈴薯主食產業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意義,前景十分廣闊。根據農業部規劃,2020年我國馬鈴薯總產量達1.3億噸,其中30%用作主食加工,可加工2000萬噸主食。2025年達2.2億噸,約1億噸用作主食加工,馬鈴薯營養主食消費需求達5000萬噸。按照3∶1折算,可實現7300萬噸糧食供應能力。
盡管前景廣闊,馬鈴薯主食加工成本高也是未來亟待解決的問題。“馬鈴薯主食產品,薯泥最好,一噸成本不超過3000元,甘肅的企業正在嘗試。如果把這項技術推廣,成本的問題還是能解決的。” 張泓補充道,“加工裝備也非常重要,一旦研發出我們中式加工馬鈴薯主食產品的裝備,產業發展將會有一個更大的進步。”
(來源:新農村商網) 【原標題:我國馬鈴薯主食產品已達200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