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鈴薯網(www.lab-designltd.com)訊 專業合作社的冷庫里更是只有三四攝氏度,穿著厚棉襖、戴著棉帽子的脫貧戶陳曉琴正在這里和一幫老鄉整理剛剛采摘的羅馬生菜。
“采摘要掌握時間,不能見露水,整理蔬菜要去掉老葉,包裝要迅速。”對于這些要領陳曉琴熟記于心。
每天,這些新鮮采摘的蔬菜會被立即預冷,再在冷庫中裝箱待發,然后經過冷鏈貨車運輸至西安咸陽機場,隨后搭乘次日清晨第一班航班飛抵香港等地。
“從采摘、包裝到最后運抵香港,一共僅需要48個小時,這最大限度地保證了蔬菜的新鮮和口感。”太白縣綠蕾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艾科平說。
太白縣平均海拔超過1000米,是陜西省海拔最高的縣。這里年均氣溫7.8攝氏度,森林覆蓋率達到91.9%,是天然的高山反季節蔬菜適生區。
近年來,當地立足生態立縣,發展生態產業,通過采取錯位發展、特色取勝的思路,“高山反季節蔬菜”這一主導產業逐步提質增效,不斷帶動著當地民眾脫貧增收。
艾科平說,溫度低,病蟲害就少,蔬菜可以少打或不打農藥。而且,這里的蔬菜生長周期更長,并且大都長在高山和森林的環抱中,“吸”負氧離子,“喝”冰雪融水。
“縣上早在2008年就開始嘗試做蔬菜質量追溯,一年后又開展了病蟲害綠色防控,要求多用物理措施,少用化學農藥。到后來,田里到處是黃板和殺蟲燈,很多都是農民自己主動裝上的。”太白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趙志強說,發展生態農業已經逐漸成為當地人的共識。
機翻深松、測土配方施肥、無菌壯苗、全膜覆蓋、錯期播種……通過不斷探索,太白縣總結出蔬菜標準化十大生產技術,每年組織實用技術百日萬人大培訓等活動進行推廣。
生長地區的獨特地理優勢,加上管理科學,同一種蔬菜,太白縣的地頭收購價往往要比其他地方貴一倍。但是,高價并沒有把客戶“嚇走”,反而吸引來更多客商。據介紹,僅這里的供港蔬菜基地已經從最初50多畝發展到了1000多畝。
據介紹,2018年,太白縣高山蔬菜種植總面積達10.26萬畝(含復種),總產值4.8億元,帶動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438元。
目前,太白縣的高山蔬菜產業從最初的兩三個大類,擴大為28個大類、389個品種,部分品種取得國家有機認證、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認證。
“比如甘藍,我們就有綠甘藍、紫甘藍、皺葉甘藍、球莖甘藍等品種,以適應消費市場的不同需求。”趙志強說,縣里還積極扶持龍頭企業,拓展銷售渠道,在西安、上海的60多家超市里開設了蔬菜直銷專柜。
今年的絲博會上,他們還和一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訂了銷售協議,不久后會將蔬菜銷往這些國家。
(來源:中國農業網)【原題目:西安:高山蔬菜走出秦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