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鈴薯網(www.lab-designltd.com)訊 “受市場供給影響,馬鈴薯身價倍增,從‘土疙瘩’變成了‘金蛋蛋’,銷量好價格高。”靈山縣檀圩鎮塘坡村委貧困戶李喜香一邊說,一邊笑意盈盈。
近年來,檀圩鎮實施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整治,種植基地路渠配套的格局初具雛形,已建成“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糧增產、人增收”的大格局,極大改善了耕作環境,使冬種馬鈴薯迅猛發展。“以前全部是泥水溝,彎彎曲曲沒水,排水不方便,種薯也不敢種這么多,現在排水方便了農民多種些。”檀圩鎮沙井村委貧困戶勞德好說。
據了解,該鎮黨委政府引導公司帶動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實現了供種、技術指導、農資配送、產品回收一體化經營。目前,全鎮發展馬鈴薯產銷專業公司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家,經紀人13人,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經紀人+基地+貧困戶”、“經紀人+市場+貧困戶”的農業生產模式,有效地解決了馬鈴薯生產和銷售問題,推動全鎮馬鈴薯發展。
靈山縣檀圩鎮九華衛東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在農村信用社的資金扶持下,發展種植馬鈴薯500畝,畝產3376千克,銷售價格每千克3.6元,年銷售額達600萬元。目前,該基地輻射馬鈴薯種植面積1250畝,已成為該鎮優勢特色產業。
小小馬鈴薯,已成為檀圩鎮最具競爭優勢和地方特色的創匯農產品,成為農民群眾增收和新農村建設的主導產業。近些年馬鈴薯種植效益高,馬鈴薯發展到哪里,農村面貌就改變到哪里。如今許多貧困戶通過種植馬鈴薯蓋起了小洋樓,當地農民群眾形象地稱之為“馬鈴薯樓”。
(來源:廣西新聞網)【原標題:靈山檀圩鎮:貧困戶蓋起"馬鈴薯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