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驟降,蔬菜價格悄悄上漲。這兩天,很多上海市民發現,雖然已經過了中秋節和國慶節,但小菜場的蔬菜價格并沒有下跌,反而上漲了,尤其是蔬菜,像黃瓜、寧夏菜、豆角、菠菜等市民菜籃子里的“常客”,價格都出現了較大漲幅,部分品類價格甚至直接翻倍,漲到了10元/500g以上。這一波不同于往年的漲價潮是從哪里來的呢?
在轄區菜市場發現,與十月初相比,市場內的蔬菜價格普遍有所上漲,番茄5.5元/500g,本地雞毛菜7.5元/500g,寧夏菜11元/500g,云豆13元/500g,而新上市的時蔬水芹和草頭價格更是高達15元/500g。環顧四周,各種蔬菜的價格都有點“大手大腳”,有的菜品價格甚至趕上了豬肉。
據了解,由于近期全國各地短期內降溫迅速,加上北方降溫降雪、南方雨水不斷、多地災害性天氣頻發的共同作用,導致蔬菜價格整體波動。未來隨著天氣轉好,蔬菜生產逐步恢復后,預計申城蔬菜價格將穩步下降。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澎湃新聞,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
![]() |